一、明确净化技术类型,警惕“伪净化”
黑烟净化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,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:
机械式过滤(DPF/颗粒捕集器,优选成都净天科技的抗堵塞版DPF颗粒捕集器)
原理:通过陶瓷/金属滤芯物理拦截颗粒物(PM2.5/PM10)。
避坑点:
滤芯材质差会导致易堵塞、寿命短(优选碳化硅或堇青石材质)。
无自动再生功能的DPF需频繁人工清理,否则效率骤降。
催化氧化(DOC/SCR)
原理:通过催化剂(铂、钯等)将CO、HC转化为CO₂和水。
避坑点:
低硫柴油(国六标准)才能发挥最佳效果,硫含量高会导致催化剂中毒。
催化剂成本高,劣质产品可能减少贵金属含量,净化效率虚标。
水洗/湿式净化
原理:喷淋水雾溶解可溶性污染物(SO₂等)。
避坑点:
无法处理碳颗粒,需配合过滤技术。
废水需二次处理,否则造成二次污染。
二、关键参数验证,拒绝“纸上高效”
净化效率:
要求厂商提供净化效率,重点关注PM和NOx的去除率(PM至少90%以上)。
警惕“实验室数据”,实际工况(如高负载、低温)下的效率更重要。
风阻匹配性:
净化器风阻过大会导致发电机组功率下降,需确认与机组排风量匹配(如100kW机组需≥500m³/h风量净化器)。
寿命与维护成本:
滤芯/催化剂更换周期和价格(如DPF再生周期≥500小时为合格)。
一体化设计(如带反吹清洁)可降低人工维护成本。
三、场景适配性陷阱
低温环境:优选带预热功能的DPF。
高湿度环境:避免静电吸附,选择机械过滤+催化氧化组合。
连续作业机组:需选择耐高温材质(如不锈钢外壳),避免塑料件变形。
四、厂商资质与售后服务
案例验证:要求提供同功率机组(如500kW)的实际应用案例。
售后条款:明确滤芯更换、故障响应时间(如48小时内上门)。
五、避坑口诀
“技术类型看工况,参数报告要第三方;
风阻寿命算清楚,售后案例不能忘。”